莊稼不認生 真誠能扎根——農資“新兵”成長記

誰都沒想到,這位1989年出生的“80后”,“最晚報到”的銷售新人,如今是吉林分公司的銷售“黑馬”——年銷量百分比占比第一。
剛入行時,張銳連“常規(guī)肥”和“增效肥”都分不清?!暗谝淮胃鷰煾迪率袌觯r戶問‘增效肥和常規(guī)肥比,優(yōu)勢在哪?’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,師傅替我解圍時,我恨不得鉆到玉米地里?!蹦峭?,他抱著幾十頁的產品手冊,在住處翻到凌晨,把養(yǎng)分比例、適用作物、施肥技巧抄在紙上,揣在褲兜里隨時背。
師傅徐敏成了他的“移動字典”?!皫煾嫡f,賣肥料不是賣數字,是幫農民算賬——‘這畝地用咱們的肥,能增效8%,你說值不值?’”
張銳開始跟著師傅拜訪每一戶經銷商,時刻記住師傅的教導:好的口碑就是用產品說話,忠誠公司信任公司,信任我們的產品,只有你從心底里散發(fā)出來的自信,才能打動我們的經銷商客戶。
2個月后,張銳第一次獨立談下訂單。簽下單子時,他盯著合同上的數字,手指都在抖——不是緊張,是終于“把事做成了”的踏實。
“業(yè)績是莊稼長出來的,不是嘴皮子吹出來的?!爆F(xiàn)在的張銳,回顧自己的成長,感慨無限:“公司這個平臺給了我系統(tǒng)培訓,領導一直培養(yǎng)和鼓勵我,師傅把自身珍貴的經驗揉碎了教我,客戶愿意給我試錯的機會——我就是個趕上好時候的‘笨小孩’。”
“咱做銷售的,更得把真心種進土里?!边@或許就是農資人最樸實的“銷售哲學”:腳下沾著泥,心里裝著田,底氣自然就從地里“長”出來了。


